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三星支付为何比Apple Pay更被外界看好?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15-08-14 23:09:31   浏览:14600次  

导读:昨天(8月13日),三星在发布Note 5与S6 edge+时同时正式发布了三星支付。关于三星支付的消息,业界已传了几个月。五个月前,三星在MWC2015已做了预发布,当时《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不少分析师认为这是三星在创新上的突出一步。此番正式发布后,一些美国媒...

昨天(8月13日),三星在发布Note 5与S6 edge+时同时正式发布了三星支付。关于三星支付的消息,业界已传了几个月。五个月前,三星在MWC2015已做了“预发布”,当时《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不少分析师认为这是三星在创新上的突出一步。此番正式发布后,一些美国媒体亦对三星支付看好有加,认为其在美国市场上的优势将大于Apple Pay。

以下内容由虎嗅综合BI等媒体报道而成,给你详细解释下三星支付。

其主要优势:易用性、应用的普遍性

三星支付可以利用三大技术中的任何一种技术来完成支付:近场通讯(NFC)、磁条读卡器验证功能(MST,Magnetic Secure Transmission)和条形码扫描。

磁条读卡器验证功能技术仿效美国市场习惯使用的条形支付卡。这就意味着Samsung Pay能够被用在美国市场的绝大多数支付终端,而无需服务方改造终端。

怎么解释MST呢?这套系统比较讨巧的地方就在于,Samsung Pay支付设备本身包含的小线圈可以发射磁码(magnetic code),那些读卡的刷卡终端设备实际上也是从你的信用卡中获取这种信息,所以Samsung Pay支持的终端范围大大扩展,比市面上的那些移动支付方案应用广泛多了。

如果磁条读卡器因故无法使用,Samsung Pay将会产生一个条形码,这个条形码能够被扫描进而完成支付。另外,随着商家不断改进近场通讯相兼容的支付终端,用户也将能够开展基于近场通讯技术的交易。

今年2月份,三星收购了LoopPay——这家公司就是开发MST技术的功臣,LoopPay的联合创始人Will Graylin也进入了三星。Will认为,用户真正能够去用移动支付的门槛是很高的,其他那些移动支付方案很麻烦。而通过MST,三星支付能够用于绝大部分信用卡终端,三星认为这对移动支付而言才是真正的开始。

当然了,另一方面既然通过磁传输,安全性就需要特别关注了。Samsung Pay用了标记化(tokenization)的方式,也就是说,实际上你的信用卡本身不会被发送,所用的临时信息是Visa或者Mastercard为用户创建的。另外存储的信息也是在受信任的执行环境中,不会让任意应用访问到。

MST内建到了Galaxy S6、S6 Edge、S6 Edge+以及Note 5手机之上。

怎么使用

用户在支付时,只需要从手机底部边缘向上滑动——Home页或者息屏状态下都可以,随后手机屏幕上弹出一张信用卡画面,然后用你的指纹将之解锁。此后你可以选择使用NFC进行支付(就是Android Pay和Apple Pay使用的方式),或者将手机平放在POS机平时刷卡所在位置的上方(就是模拟刷卡过程,不需要NFC之类的东西)——后者就是利用MST技术。

如果选择在三星支付应用中存储多张卡,那么在进入此应用时的默认卡将是上一次用来完成支付交易的那张卡。要想在各张卡之间进行切换,用户只需简单地左右滑动,就可以选择自己想使用的那张卡。

按照三星的说法,Samsung Pay和Apple Pay、Android Pay不同,是以用户为首要考虑的,采用这种上划的手势开始执行支付。它够简单,即便息屏状态下都能用。

使用局限

Samsung Pay在市场渗透方面面临的障碍是无法在加油站使用,因为在这样的场所,支付时需要一个终端的内部激活器,这样才能通过支付卡进行按压支付过程。尽管有一些工作区能够实施这一过程,但是,Samsung Pay要想在户外加油站完成这些交易还需要一段时间。

三星的收益?

与Apple Pay不同的是,三星不会从向用户提供信用卡的银行那儿提取营收分成或任何费用。与之相反的是,三星将创建一个生态系统,通过这一生态系统,商家能够给他们的客户提供优惠和积分计划。这种模式将到底如何发挥作用,这目前仍是一个疑问,但是,Samsung Pay将不仅仅具备支付功能,而且还能够创造一个全新的商业生态系统。

三星将在8月20日于韩国正式发布Samsung Pay,美国则要等到9月28日,随之而来的主要是软件升级。同时部分美国用户从8月25日开始会受邀做测试。未来在英国、西班牙和中国都有计划启动。

赞助本站

人工智能实验室

相关热词: 三星支付 Apple Pay

AiLab云推荐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